相關統計數據顯示,隨著貴陽市城市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電梯數量從2000年的不足600臺,到目前已有接近一萬臺,并以每年25% 以上的速度持續增長。記者采訪發現,由于國家未設報廢年限,電梯這種被頻繁使用的特種設備,其壽命長短全靠保養。
“我們開業至今已有20年,電梯維護保養良好,暫時沒有更換新電梯的計劃。”貴州飯店工程處一位負責人介紹說。貴陽市質監局特種設備處處長沈建孫表示,只要每年檢驗合格,并且定期維保,監管部門就視為電梯能夠投入使用。
貴州省特檢院張主任稱,電梯屬于機電產品,結構件一般不易壞,日常維保時只要將易損部件及時更換,電梯的壽命可以很長。出現整機更換,通常是在電梯頻繁故障、維修成本高、找不到更新零部件、維修價值不高等時候。
“隨著時間的推移,費用肯定會追加。”據貴陽市市政工程管理處孫彤處長介紹,從2007年至今,該處共接管噴水池、紀念塔、中山西路等三處的自動扶梯。維保費用每年累計約50萬元。依照相關維保合同,專業維保單位根據每部電梯的“健康”狀況,每周進行一至兩次例行保養。然后市政處驗收維保效果,按月支付費用。一旦出現維保不及時或滑梯傷人事故,維保基金將作相應扣除。
貴陽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解克儉告訴記者,除了科學維保外,電梯健康與市民文明程度息息相關。例如室外扶手電梯雖然設計上能抵擋雨水和灰塵侵蝕,但市民將口香糖、冰棍簽等物丟進電梯里,時常因卡殼造成電機故障。而乘坐客梯,當遇到電梯關人時,本應該保持冷靜、按動警鈴耐心等待救援。但受恐懼和緊張因素影響,市民可能會做出用力敲打電梯的舉動,殊不知這樣做易導致電梯內裝置受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