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住宅小區電梯故障多發,特別是2月初綠洲花園小區連續兩次電梯事故,讓人們的注意力再次投向電梯安全。近日,市政府召開全市質量技術監督工作會議上,市質檢局相關人士透露,2012年杭州將努力實現“96333”全覆蓋、電梯物聯網1000臺。也就是說,你居住的小區很可能在2012年裝上“黑匣子”。
電梯救援時間縮短到16分鐘
春節前后,電梯故障多發。剛過去的春節,市特種設備應急處置中心96333應急處置人員24小時在崗,共接電話346通,應急處置量43起,總解救被困人員45人。
隨著城市建設不斷加快,電梯的數量迅速增長。全市電梯數量正以每年二十幾個百分點的速度增長,截至目前,杭州地區共有在用電梯近5萬臺。“當前,杭州的老舊電梯正在逐年增多,部分撤村建居住宅的電梯隱患較多,因此更要加強調查、研究對策措施,確保電梯使用的安全性。” 市質監局相關人士介紹,目前在全國率先建立的“96333”電梯應急處置機制覆蓋全杭州地區,布設了由25家規模較大的電梯維保企業為主要力量的78家電梯應急救援分中心,96333標志已張貼到3萬臺電梯,有效電梯故障應急處置2106次,平均救援時間縮短到16分鐘左右。
物聯網為電梯安全“保駕”
除了96333,電梯物聯網項目也將加快發展。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電梯物聯網項目要推廣到1000臺以上。市質監局相關人士解釋,所謂電梯物聯網項目,相當于給電梯裝上了“黑匣子”。“就是一旦電梯發故障時,不用通過電話,監控中心通過物聯網就能知道是哪個小區的哪臺電梯出了問題,停在哪一層,并迅速就近派出救援和維修人員。智慧城市就是落實在這樣一個個具體項目里。”
目前國內其他城市中,北京也在做相關測試。據有關媒體報道,北京市運用物聯網技術對2000部電梯試點建立安全運行實時監測系統,在東城區試點電梯中安裝一部傳感器,并與互聯網和手機相連,傳感器可以24小時不間斷地對電梯日常運行信息進行收集、監控,對電梯故障及事故進行預警報警、分級響應和應急處理,實現實時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