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住房
老舊樓房 穿“棉衣”延壽命
實事
●對老舊小區進行抗震加固、節能保溫、綠化美化、街景與樓面整修等綜合改造,共計1500萬平方米;啟動800余棟簡易樓改造工作,涉及2.8萬余戶家庭。
解讀
市住建委副主任張農科表示,今年要實施的老舊小區抗震加固節能改造,涉及30萬戶居民、100萬人口,將采用外套式工業化加固方式,即直接在老舊樓房外圍再“增肥”一圈,用鋼筋混凝土等加固,加裝外墻保溫和節能窗戶。
改造將于3月全面展開,重點街區及主要地區老舊樓房改造在9月15日前完成,其他區域改造在今年供暖前完成。張農科透露,東城和西城需改造的老舊房屋最多,其次是朝陽和海淀。“老舊房屋建筑完成改造后,抗震能力將達到現行國家規范要求,節能能力也將充分提高,降低采暖季標準煤耗三分之二,室內溫度能夠達到北京市冬季室溫標準。”張農科強調。同時,老舊房屋的管線等附屬設施也將得到更新,房屋的使用不僅更加舒適,使用壽命也將延長至少10年。
目前北京還有簡易樓882幢,涉及住戶約28234戶。張農科介紹,這些簡易樓無抗震設防,居住條件差,很多已超過設計使用年限,地震時有倒塌危險,很多將拆除。此次改造,對已列入規劃開發、拆遷和危改區域的簡易住宅樓將進行拆除。處于文保區的簡易住宅樓優先拆遷解危。占地面積較大,能進行土地一級開發使用的,將納入土地儲備工程推進。
申請審核分配 “四房”將合并
實事
●保障性住房建設用地占全市住宅供地的50%以上,新開工建設、收購保障性住房16萬套,全年竣工各類保障性住房7萬套。
解讀
市住建委表示,今年新開工建設、收購的16萬套保障房中,用于公開配租配售的為9萬套,其中公租房為6萬套。此外,用于舊城區人口疏解、棚戶區改造等定向安置用房7萬套。
同時,本市將逐步統一廉租住房、公共租賃住房、經濟適用住房和限價商品住房申請受理,實現“四房”合并申請、審核、分配。嚴格租售管理,盡快建立經濟適用住房封閉運行機制。加強后期管理,加強后期監管執法隊伍建設,嚴肅查處保障性住房出租、出借、閑置等違法違規行為,完善退出機制。
其他實事
●完成10萬戶農民住宅抗震節能改造工程,提升居住質量。
●實施山區泥石流易發區及居住條件惡劣地區農民搬遷工程,完成5000人的搬遷任務。
關鍵詞:醫療衛生
二級醫院 預約掛號進平臺
實事
●擴大全市預約掛號統一平臺覆蓋面,二級綜合醫院全部接入預約掛號統一平臺,提供電話預約和網絡預約服務;培養2萬名家庭保健員,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指導服務;為本市4萬名50周歲及以上居民自愿免費進行腦卒中危險因素評估,并為腦卒中高危人群提供健康教育、轉診等服務,為15萬名學齡前兒童免費提供預防齲齒服務,為新生兒自愿免費開展耳聾基因篩查。
解讀
昨日,記者從市衛生局了解到,今年57家二級醫院將接入統一預約掛號平臺。衛生部門還將完善預約平臺與上線醫院的溝通、銜接,為患者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
今年,本市將繼續免費培訓2萬名家庭保健員,屆時全市將有家庭保健員12萬名。同時,本市還將培養一批社區慢性病管理專家,制定選拔標準和培訓方案,逐步為基層配備自助健康監測設備。
關鍵詞:就業養老
企退養老金 調整方案待批
實事
●調整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金、工傷保險定期待遇等相關標準,穩步提高社會保障水平。
●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保證低收入職工的工資增長;加大就業工作力度,促進18萬名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幫助4萬名農村勞動力實現轉移就業,本市生源高校畢業生就業率不低于95%。
解讀
記者從市人力社保局相關部門了解到,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調整方案已經市政府專題會討論通過,待人力社保部和財政部批準后向社會公布并正式實施。屆時,將補發自今年1月起的上調金額。
另外,今年企業最低工資已于1月1日起漲至1260元;失業保險金標準也在現行標準基礎上平均每檔上調60元;工傷保險定期待遇也進行了調整。
關鍵詞:食品安全
一掃二維碼 來源全知曉
實事
●強化食品安全監管,實現大型乳制品生產企業和大型畜禽產品生產企業的原料奶、嬰幼兒配方乳粉、鮮肉產品可追溯;配備500套農獸藥殘留、非法添加物等快速篩查和應急執法裝備,支持150家食品生產流通企業完善自檢體系。
解讀
“物聯網”技術將全面應用在嬰幼兒配方乳粉、原料乳粉和畜禽、鮮肉產品、水產品等高風險食品上。北京將建立起統一的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平臺,實現生產記錄可存儲、流向可跟蹤、偽劣食品可召回、儲運信息可查詢。其中,乳粉和畜禽、水產品等高風險食品從養殖、收購、加工、儲運到銷售將實現全程追溯。以奶粉為例,市民通過商場、超市和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上建立的追溯信息查詢驗證系統,甚至坐在家里上網,通過商品上的二維碼,就可以輕松查詢到奶牛的出生、成長、飼料、用藥、原料奶來源、加工企業等信息。
此外,部分工商、衛生等一線執法人員將配備農獸藥殘留、非法添加物等快速篩查和應急執法裝備,像鮮肉產品中的瘦肉精、奶粉中的三聚氰胺,十幾分鐘就能得到初步結果,而水產品中的甲醛,更是在幾分鐘內就可以現形。
其他實事
電梯安全
●運用物聯網技術對2000部電梯試點建立安全運行實時監測系統,提高電梯安全保障水平。
教育發展
●新增入園名額2萬個,完成新建和改擴建公辦幼兒園50所以上。
●啟動中小學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為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學生和家長提供全科(21個學科、9500節)數字化名師授課資源;支持在城鄉結合部和郊區建設15所中小學校。
文化建設
●建成200家社區益民書屋,推進全市農村益民書屋數字化升級;開展第十屆北京國際圖書節,組織主題文化展覽、名家講壇、文化交流等300余項活動,豐富市民文化生活。
●組織首都文藝院團下基層演出1萬場,首都劇院聯盟在劇場開辟低票價區,低票價座位數占總座位數的20%至30%,全市2萬名文化志愿者為老年人、殘疾人、外來務工子弟提供文化服務60萬小時,提供文化服務項目1萬次以上,啟動數字文化社區建設工程,在100個社區安裝建設集藝術欣賞、文化傳播、交流互動、信息查詢于一體的社區公共文化數字新平臺。
●完成門頭溝、昌平、密云、延慶4個區縣9個鄉鎮155個行政村“村村響有線廣播工程”,建設鎮村廣播宣傳和應急平臺,推進廣播電視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實現廣播電視戶戶通;每個農村數字影廳全年放映電影40場以上,每套流動放映設備全年放映電影50場以上,全年共放映公益電影17.4萬場。
助殘幫困
●加大對特困人員重大疾病救助力度,重大疾病救助比例由60%提高到70%,全年救助最高線由3萬元提高到8萬元。
●建成市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統,進一步方便群眾申請法律援助、查詢案件進展情況;開展“法律服務村居行”活動,組織律師到全部社區和行政自然村提供點對點法律服務,每名律師每年至少開展法律服務3次;規范500個人民調解委員會,培訓1000名人民調解員,提高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
社區服務
●在1000個社區開展10大類、60項基本公共服務試點工作,建成150個“一刻鐘社區服務圈”示范點。
●推進500個農村社區服務站標準化建設;維修改造10所光榮院,進一步優化休養環境。
●推進社區體育公共服務,建成632個體育生活化達標社區。
市政市容
●開展京廣線、京津城際鐵路、京石鐵路客運專線沿線環境整治工作,改善火車站周邊環境,開展西單北大街及延長線、蓮石路等80條重點大街環境達標工作,建設豐臺區紀家廟、朝陽區重興寺等6處開放式街心綠地公園。
●對26條小區出行路、斷頭路等道路開展路燈改造工作,解決群眾出行道路無照明問題。
旅游休閑
●試點建設首都西南旅游集散中心及旅游信息化管理系統,提升旅游配套服務設施水平。
●完善10個郊野公園旅游配套設施,對停車場、旅游導覽標識牌、游客休閑等配套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完成60座A級旅游景區公廁改造。
●在市屬公園中推出100項公園文化活動和展覽項目,提升市屬公園游覽品質。
上一篇:北京:將試點電梯安全實時監測
下一篇:2000電梯將裝報警“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