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電梯安全第一責任人是物業公司,那么物業公司該如何化解電梯管理風險呢?
常州市物業管理協會會長高楓表示,物業公司作為電梯受托管理方,除了做到管理到位、細化責任主體外,投保電梯責任險是重要手段。
“電梯責任險”獨立險常州試水
電梯保險并非新險種,大多數財產保險公司都能提供類似風險保障,如附加于財產險、物業險(公眾責任險)、特種設備責任險等。早在幾年前,常州江南中鑫物業投保物業險時也曾投保過電梯附加險,而常州中房物業,則一直投保公眾責任險中的附加電梯責任險。
目前在常州以獨立險種出現的“電梯安全責任險”,則是由紫金財險常州中心支公司在常州首家推出的。該險種最大的特點是保障責任全面,如“電梯在運行過程中的突然故障”、“外單位人員的惡意行為所造成的事故”等都在保險范圍之列。
去年3月底,常州市物業管理協會在全市行業推廣該險種,常州江南中鑫物業、高科物業、路勁物業、欣祥物業、五星物業等5家物業公司邁出可喜的第一步,嘗試為其服務小區的部分電梯進行了投保,總共投保電梯526臺。
常州江南中鑫物業投保電梯數量也最多,達到180臺,涉及其服務的12個小區。該物業公司總經理王樸表示,一部電梯每年多支出了三四百元保險費,但作為服務多家住宅小區的物業公司,心理感覺踏實了許多。
事實上,投保一年來,江南中鑫物業已經嘗得到了“甜頭”。比如,其投保的鶴苑新都、府西花園、璞麗灣小區,去年曾發生個別電梯因淋水或雷擊,而導致電梯電腦板燒毀等故障,共獲得保險公司賠償約3.16萬元,而其所投保的180部電梯,全年保費不過5.4萬元。
乘電梯傷亡,最高保額30萬元/人
紫金財險常州中心支公司銷售總監葛儆煒介紹,電梯險按賠付責任分為兩種,一種是電梯責任險,即電梯在運行過程中發生意外事故造成人員傷亡或者財產損失,保險公司負責賠償;另一種是電梯綜合險,除了上述責任外,還對電梯本身因自然災害及意外因素導致的損壞、故障等進行賠償。
葛儆煒介紹,電梯險價格并不高,但保額較高。如紫金財險推出的電梯綜合險,每臺每年保費約300-400元,乘客傷亡最高保額達10萬元/人,醫療保額2萬元/人,累計賠償限額300萬元;而電梯責任險保額有6檔,根據保險費確定,每人責任限額最低3萬元,最高30萬元。
葛儆煒說,去年5月以來,紫金財險在常州總共投保電梯526臺,合計收到保費15.78萬元,但截至去年9月20日,已接到報案5起,賠付超過5萬元。
常州住宅電梯保險投保率低
記者通過對幾家物業公司調查發現,現在酒店、商場、政府機關、事業單位的電梯投保較為普遍,主要是在如財產險中附加對電梯投保,而住宅電梯投保率非常低。
紫金財險1年推廣下來,也感覺市場接受程度并不高。“常州200多家物業公司,但愿意單獨給電梯投保的不過幾家。”葛儆煒說。
根據常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去年底發布的數據,目前全市在用各類電梯20141臺,其中乘客電梯14694臺,使用期限滿10年的乘客電梯632臺。
葛儆煒表示,乘客電梯主要集中在住宅小區,加上陸續投入使用的,需要投保的住宅電梯大約有1.5萬臺,目前投保獨立險的不到600臺。當然有的物業公司投了電梯附加險,如常州中房物業,對所管理的300多臺電梯全部投了附加險,不過這樣的物業公司屈指可數。一位熟悉情況的資深行業人士表示,加起來,投保的小區電梯不會超過10%。
紫金財險測算,如果按30%的投保率計算,常州需要投保的住宅電梯約5000臺,全年保費大約是150-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