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新一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開始履職。“兩會”期間,代表委員共提出建議提案414件,內容涉及經濟發展、社會保障、文化教育、民主法治等社會領域的方方面面。市政府召開常務會議,專題研究部署辦理方案;政府職能部門迅速行動,針對代表委員所提建議提案,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積極研究具體措施。目前,414件建議提案都在緊張辦理中。本期“建議提案追蹤”,我們采訪了部分代表委員,通過他們的心聲反映百姓呼聲,同時,也采訪了政府承辦人員,通過他們的初步回應展示辦理過程。
住宅電梯已普及,誰來定期保養維修?
“高層住宅電梯故障近兩年來頻發,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因為直接關系到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必須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江蘇華源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黃富華是市人大代表,從事建筑設計快30年的他,早就關注起住宅樓的電梯安全問題。今年,他從報紙上看到,僅5月份,我市就發生了二三十起大大小小的電梯故障。“雖然每次都有驚無險,但其安全隱患不容忽視,這也促使了我在此次兩會中提出了‘確保高層住宅電梯安全’這一建議。”
黃富華說,據他了解,大部分的住宅電梯內沒有手機信號;電梯內的探頭即使安裝了,很多情況下也只是擺設;有的甚至連內部電話都是壞的;還有一些年代較為久遠的高層住宅電梯,早已過了使用年限卻仍在“服役”。除了電梯的硬件設施,配套的軟件,如電梯的維修養護也存在很大問題。安監部門只是在電梯安裝好后去現場驗收是否符合安全標準,之后的維修養護都由電梯維保公司負責。因為利潤較大,導致電梯維修養護這一行業魚龍混雜。一些電梯公司雖然有專業資質,但是所聘請工作人員的技術卻不過關,平時的養護檢查也只是簡單地“走過場”,有的甚至剛修好兩三天就又壞了。另外,物業公司收取住戶的電梯費后,如何使用也不公開透明。有些電梯維保公司甚至連維護的成本都拿不到,很難保證在今后的維修養護中不偷工減料。黃富華說,雖然目前已有對于電梯維護保養的一些標準和規定,但是真正能執行到位的卻不多,物業要采取何種應急措施應對突發的電梯故障也并不專業。
對此,黃富華建議,有關部門應嚴格執行電梯安全運行的有關規定,定期檢查、維修、保養要落到實處;要強制手機信號及保安探頭進入轎廂;同時,要用好房屋維修基金,對一些到期的電梯進行更新。
質監:建立應急救援點,降低電梯事故率
據統計,目前我市共有在用電梯22111臺,其中住宅電梯12236臺,約占總量的55%。“從現在電梯的使用情況來看,我市雖然還未發生人員死亡、重傷等電梯安全事故,但是電梯故障次數卻不斷增加,確實需要引起重視,這一提案提得很及時。”質監局副局長金國祥說。
金國祥說,近年來,住宅電梯領域存在責權不清晰、管理部門多、措施不規范等問題,所以,質監局已把住宅電梯安全列入今年特種設備安全監察的重點工作之一,接下來,他們將在全市開展電梯十百千萬工程,即與110平臺聯動,在全市建立十個電梯應急救援點,構建一個無縫隙、全天候、零障礙的救援網絡;持續對百家電梯維保單位的質量進行考核,并將考核結果向社會公布;對千名維保人員進行免費技能再培訓;對萬名業主進行安全宣傳。
針對人大代表的建議,質監部門表示,他們還將推動住宅電梯安全主體責任的落實,強化住宅電梯維護保養的監管,推進住宅電梯法制建設,大力普及住宅電梯安全知識,使廣大市民能安全放心地使用住宅電梯。
房管:按物業服務合同約定維修養護電梯
市物業管理中心副主任莊錫中稱,出現物業服務合同約定以外的維修事項時,應當按照“產權歸己、維修自理”的原則,由相關受益業主共同承擔維修責任。其中,對于2008年3月24日以前取得土地的住宅項目,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中不含電梯維修資金,應由業主自籌資金進行電梯的維修、更新和改造。2008年3月24日以后取得土地的住宅項目,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中含電梯維修資金,可根據相關規定,申請住宅專項維修資金進行電梯的維修、更新和改造。
針對目前電梯安全管理的問題,房管部門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對物業公司的日常監管,督促他們積極配合質監部門或電梯維保單位做好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做到有隱患及時報告,有故障快速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