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市越來越多的市民入住高層建筑,享受著電梯帶來的快捷、方便和舒適。然而,個別小區偶然出現的電梯安全隱患,給人們心中增添了一絲不安。為此,市質量技術監督部門提示市民,正確使用電梯,安全相伴大家。
吳女士經歷電梯驚魂一幕
6月25日中午1時40分左右,準備外出的市民吳女士從六樓走進電梯,聽到電梯里發出“刺刺拉拉”的聲音。到了一樓,電梯門卻打不開。吳女士說:“當時,我很緊張,忽略了對講機和警鈴的存在,慌亂中我拿出手機給物業打電話求救,但對方聽不清我在說什么。我又盼著鄰居出來救我,可是一直沒有人來!”最后的情形是,吳女士摁了好多遍電梯開關按鈕。十幾分鐘后,奇跡發生了,電梯開始運行往樓上走,到了最頂層電梯門開了,嚇得大汗淋漓的吳女士跳出電梯······至今,吳女士乘坐電梯時仍心有余悸。記者了解到,部分市民對乘電梯有畏懼感。
維護保養“縮水”導致安全隱患
9月13日,記者從市質量技術監督局了解到,從2005年開始,我市高層、小高層的電梯使用量呈快速增長的趨勢。到目前,我市正常使用的電梯為3300多臺,加上去年和今年建筑商申報安裝的電梯,預計已超過4000多臺。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劉斌介紹道,在一些小區,由于物業不能及時繳納電梯維保費用或維保費用較低,使得電梯不能按期維保或維保不到位,存在安全隱患。國家規定,電梯的維保期限為15天一次。物業等電梯使用方應加強電梯管理,督促維保單位按期維保,并查看維保項目是否齊全。一旦電梯關人,市區內的維保單位必須在半個小時內到達現場。
居民使用不當引發電梯故障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我市部分小區、醫院、商場的電梯間,乘客頻繁按動開關的情形屢見不鮮。一些乘客每到一層便使勁地按動電梯開關按鈕,生怕電梯不啟動。對此,劉斌介紹道,高層建筑存在的電梯安全隱患,與部分居民使用不當也有關系。按照正常運行程序,乘客只要按下自己上下的樓層即可,余后由電腦控制電梯運行及開關。人為地頻繁按動開關,會影響電梯壽命并導致電梯出現死機狀態。有的電梯運行次數高,承載量高,也會出現異響甚至紊亂。